中新网重庆新闻9月3日电(谢凤 唐龙海)“通电了,水来了,水来了!”3日上午,烈日炎炎下,在铜梁区土桥镇大磨村,随着阵阵欢呼,已经干枯的莲藕田“咕咕”喝上了淮远河水,镇村干部和业主都松了一口气,再也不怕旱田伤藕了,“至少帮我挽回了几十万的损失。”莲藕种植大户阳礼台说。
连日来,铜梁区持续高温,农作物生长受到影响。土桥镇是莲藕种植特色乡镇,种植面积有1.2万亩,莲藕产业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,“铜梁莲藕”不但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,镇里还依托莲藕产业大力推进农文体商旅深度融合,建立起“新型农村经营主体+村集体+农户”的利益联结机制,具有很强的联农带农性,不少村民依靠莲藕发家致富。
业主阳礼台在大磨村承包了三百多亩藕田,由于这段时间干旱缺水,藕田出现大面积裂缝,眼见着马上就可以挖藕了,如果继续干旱,势必会对成熟的莲藕造成极大的损失。
“干起没得法,藕田要绝收啊。”阳礼台心急如焚,正当他手足无措之时,大磨村党支部书记胡元刚在森林防火巡逻走访时发现了藕田的旱情,立即向镇里汇报了此事。土桥镇相关负责人第一时间到村里了解情况,研究制定解决方案,准备通过村里的提灌站,延长供水管道,引淮远河水来解决旱情。
镇村干部说干就干,顶着大太阳,实地勘察管道线路,协调借用隔壁村里的电机,干部带头和工人一起将七百多斤的电机抬到机房,抓紧时间安装。
“因为比较炎热,我们早上五点钟就开始工作,晚上七点又开始施工,直到12点才下班,连夜安装了一千多米水管,希望早点给藕田供上水。”工人杨兵说,在所有人的努力下,只用三天时间就把管道铺好了,一股股河水顺着水管潺潺流入了田里,也滋润了村民的心田。
此外,针对近期气温高、降水少、藕田缺水的情况,土桥镇及时摸排居民生活用水及农业生产用水情况,掌握用水需求,做到“预”字当先、“实”字托底。镇村干部奔赴田间地头,主动作为,力保灌溉,铺设灌溉水管,维修电灌站电机,帮助阳礼台、吕云川等莲藕种植大户解决了600余亩藕田的用水需求。(完)
本文由:意昂体育发电机维修网站提供